-
视频加载中...
三湘都市报5月16日讯(全媒体记者 曾冠霖)5月15日,2025年“5·18国际博物馆日”湖南主会场活动在益阳正式拉开帷幕。活动聚焦“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”主题,发布《湖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(2023—2024)》,集中公布首批39家乡村博物馆名单。
开幕式上,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、省文物局局长姜猛指出,湖南作为全国文物大省之一,正加快推进“省市联动”博物馆体系改革,致力于文化惠民、教育科普、数字创新等方面全面发力,打造文博高质量发展的“湖南样板”。
在主会场现场,湖南省博物馆学会与北京博物馆学会签订了战略框架合作协议,双方将在展览策划、人才培养、学术研究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,推动区域文博资源共享与跨区域协同创新。
值得一提的是,现场还发布了湖南省首批39家乡村博物馆名单。这一举措标志着湖南乡村文化活化与博物馆事业的深度融合,为推进乡村振兴与文化自信提供有力支撑。
《湖南省博物馆事业发展报告(2023—2024)》显示,截至2024年,全省备案博物馆总数已达200家,其中国家一、二、三级博物馆53家,馆藏总数突破200万件(套)。两年来,湖南博物馆系统共推出展览1852个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3.87万场,接待观众达1.46亿人次,科研项目实施273项,显示出强劲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社会影响力。
同步公布的还有“2021—2024年度湖南省博物馆(纪念馆)陈列展览精品”与“优秀教育案例”推介结果。其中,“陈列展览精品”共评出10个“精品奖”、11个“优胜奖”,“优秀教育案例”评出10个“十佳案例”与11个“优秀案例”,充分展现湖南博物馆在内容策划与公众教育方面的创新成果。
活动期间,益阳市博物馆还推出了丰富多样的公众互动活动。30余个非遗与文创摊位组成的市集,展出了湘绣等非遗技艺及博物馆衍生文创,吸引大量市民驻足体验。湖南博物院专家坐镇“鉴宝”活动现场,为市民免费鉴定藏品,普及文物知识,提升文物保护意识。
举报